8月3-4日,第二屆鉆石色心量子傳感儀器應用研討會在合肥量子科儀谷成功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與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吸引了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相關企業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鉆石色心量子傳感技術在前沿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應用。本屆研討會聚焦超導材料、二維材料、自旋電子學、生物磁學、凝聚態物理以及微觀磁共振等重點方向,通過11場高水平學術報告與一場專題培訓,全面展現了鉆石NV色心技術在多領域的創新成果。
國儀量子副總裁、量子傳感與精密儀器事業部負責人許克標博士主持開幕式,對各位嘉賓蒞臨量子科儀谷表示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自主研制科學儀器應用示范中心王鵬飛副主任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詞。他表示,鉆石色心量子傳感技術在實踐應用中日趨成熟,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為廣大科研工作搭建一個自由交流的平臺,為該項技術進一步普及發展做好服務工作。
王鵬飛 教授
學術報告環節精彩紛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王浩敏研究員分享了"鋸齒型石墨烯納米帶嵌入h-BN晶格中的磁性特征"(Signatures of magnetism in zigzag graphene nanoribbons embedded in h-BN lattice)研究成果。
王浩敏 研究員
南京理工大學鄧盛元研究員團隊的黃亞齊博士介紹了“基于NV色心的量子生物傳感及POCT應用拓展”。
黃亞齊 博士
北京理工大學張博副教授分享“微波激射增強的量子傳感技術與應用”報告。
張博 副教授
鄭州大學張元教授分享了“基于金剛石氮空位色心的室溫COED效應研究”的報告。
張元 教授
曲阜師范大學張曉冉博士后分享了“高溫高壓條件下金剛石單晶內部缺陷的調控”報告。
張曉冉 博士后
浙江大學張琪研究員分享了“基于金剛石量子傳感的單分子尺度磁共振”的研究工作。
張琪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孫超研究員分享了“單細胞量子測溫技術及其在腫瘤研究領域的應用”報告。
孫超 研究員
清華大學柴亞紅助理研究員分享了“掃描NV色心量子傳感技術在磁子輸運研究中的應用”研究。
柴亞紅 助理研究員
合肥工業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陳冰教授分享了“基于金剛石氮-空位色心的多物理場探測技術” 報告。
陳冰 教授
浙江大學林時勝教授在線分享了“金剛石以及金剛石異質超導實驗及理論框架“報告。
林時勝教授在線分享
國儀量子副總裁許克標博士介紹了公司在鉆石NV色心磁成像儀器研發上的新進展。他表示,國儀量子通過不斷地技術創新與產品迭代,將持續為用戶打造先進可靠的量子精密測量解決方案。
許克標 副總裁
會議期間,現場座無虛席,每輪報告結束后的問答環節,臺下聽眾踴躍提問,與報告人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學術氛圍濃厚。
張元教授評價道:“國儀量子的鉆石色心量子傳感儀器不僅有著優異的產品性能,還針對性的建立了專業的支持團隊,為用戶在實驗室建設與研究工作中給予了充分支持。期待能與國儀量子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鉆石色心這一技術的創新應用”。
王浩敏研究員在會議尾聲表示:“本次活動是一場小而精的高質量學術會議。我首次了解到鉆石色心技術不僅能測量磁場,還能應用于電場和溫度的精密測量。我期待未來能與國儀量子建立更緊密的合作機制,一方面希望能提升我們樣品的測試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這項技術的內部機理”。
與會嘉賓參觀了國儀量子展廳與應用中心,并向工程師仔細了解各類國產儀器的技術先進性與應用情況,對國儀量子在量子傳感、電子顯微鏡、磁共振、氣體吸附等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高度認可。
8月4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自主研制科學儀器應用示范中心王鵬飛副主任開展了“金剛石單自旋量子測量基本原理講座”,60余位老師同學參會,現場座無虛席!
王鵬飛教授從金剛石NV色心的原子結構、NV色心的光探測磁共振原理到譜線計算、掃描NV探針顯微鏡的儀器結構及工作原理、掃描NV探針顯微鏡在磁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講解,為用戶全面解析了金剛石NV色心技術。
下午,參會學員基于國儀量子公司的ODMR系列量子精密測量儀器,在工程師指導下開展了上機實操,將理論學習成果應用于科學實踐。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鉆石色心量子傳感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更促進了產學研深度融合與跨學科合作。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領域的持續拓展,鉆石色心量子傳感技術必將在生物醫學、材料科學、物理測量等更多前沿科學研究和產業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如您有采購需求
歡迎聯系我們!